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竞超丨“慢下来,静下来,重要的是认识自我”

法意编译 法意读书 2020-02-05



【写在前面的话】

与我而言,201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是我学生生涯的第22个年头,也是纯粹读书时光的尽头:面临毕业,“转变”成了我毕业论文之外的年度生命课题。经历了写论文、答辩、毕业找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也成为了一件被发了“合格证”的产品,终于要“上市”了,这当然是流于表面的转变,不是真正触及内心的蜕变。回首望去,我只能说这是自己读书最为功利的一年,很多书不是因为喜欢而读的,这多少让人有些沮丧,但越是这样,我反而越是希望能够慢下来,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正在经历的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昭示了我怎样的过去,它又将带我去向何方。思考这一问题最为舒适的方式依然是读书,是故,2019年,以下五本书分别在特别恰当的时机与我邂逅——这些书看上去无甚关联,却让我在理解了一些人一些事的同时,亦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自己。




1.《纽约州政党政治与美国第二政党体制的起源(1812-1824)》,杨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







毕业季人仰马翻,又赶上北京酷暑难耐,让人心烦意乱,杨钊师兄寄来的这本书却意外地让我“坐住了凳子”,在嘈杂混乱中就那样读了下去。这本书是在杨钊师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精心修订而成的,讲的是美国政党政治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联邦党人和民主共和党人的第一政党体制时期即将解体,国家层面的第二政党体制正在逐渐形成,以贵族政治为底色的精英政党政治正逐步让位于以民主化的选举制度为核心的大众政党政治,聚焦于选举的政党开始注意自己的政治纲领,选民基础和党的建设问题,政党的组织形态也无限趋近于我们今日的理解。全书分为四章,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这一变化过程——虽然着眼点“小”,但却抓住了一个最为关键的点:纽约州鹿尾党的形成与建立,及其对美国第二政党体制的影响。从贵族政治时期到大众民主政治时期,纽约州成为了国家政党政治的“先行试验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政党机器,也成为了培养政党政治家的摇篮,为国家输送了汉密尔顿和马丁·范布伦等一大批优秀的政党领袖,可以说,理解了纽约州的政党政治,就能基本掌握国家的政党政治发展情况。
关于美国第二政党体制时期的英文研究著作颇多,但就中文专著而言,我仅看到了这一本,非常难得。此外,我想,对于广大的非专业研究者来说,这本书也为理解当下的美国政党政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今日美式“选主”的形成过程和后台运作机制——即将到来的2020年美国大选中,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多名候选人都与纽约有所关联,谁又能确定来自这个州的古老经验不会成为整个国家政党政治命运的先知呢?毕竟老话说得好,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2.《代表制研究》,赵晓力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19年4月。






2019年的下半年在等待入职中度过,但我也难得享受了一段“去碎片化”的阅读时光,慢下来,静下来,把先前自己眼馋但没有时间的书和论文找出来读上一读。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碰上了赵晓力老师这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代表制研究》。
赵晓力老师是一位“慢工出细活”的学者,深耕“代表制”领域十数年时间,最终将其呈现为一个“世界故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或是已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是通过网络广为流传的讲稿和发言,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赵晓力”找到许多阅读替代品。然而这本书的不可替代之处恰恰在于,它以“代表制”作为交互平台,打通了“霍布斯研究”“托克维尔研究”“美国宪法史”“言论自由”“法律与文学”等若干信息茧房,为我们提供了仅窥一斑不可见的问题意识的全貌。同时,这本书也处处都带着鲜明的“赵晓力风格”:文本细读,刨根问底,直言不讳,决不拖泥带水。
这样的例子太多,比如他那直截了当到甚至不带副标题的书名,他在全书导言便开门见山点明全书核心,“代表制是‘不在场’的政制。代表制产生的前提,是人的自然身份和他的政治身份的分离”。(第1页)又如他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抓住核心人物的核心文本,运用各种解读方法将之掰开揉碎,于细节处厘清不同文本针对同一问题在论述内容和方式上的联系与差异。再如他对于二手文献的使用,就像他曾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得那样,力求掌握对每一个问题讨论最为深入的文献,决不能像吃自助餐一样随意取用,据我粗疏的统计,这本书每一章所引用的文献(论文、著作、判例等)均没有超过20篇,且其中有些文献被反复提及,文献密度不高,但已然高效地榨干了其中的精华。通过这本书,赵晓力老师又在学识和智识上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明白:学者也可以慢,但求慢的功夫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3.《时而艺术:史学九章》,[美]伯纳德·贝林著,孙宏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






这本书是我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二天拿到手的,因为只是历史学的外行,其中涉及的很多学者和研究都不甚了解,我也只是顺着贝林文脉的牵引,用了三天时间,一鼓作气给读完了。读之前我只是抱着一种历史发烧友的敬畏,读之后却也从中发现了对自己未来读书和研究的些许启示,不得不由衷感叹一句:伯纳德·贝林真乃巨人的肩膀也!
启示之一在于如何看待历史和历史学研究。贝林在九篇文章中,从观念到行动都传递了历史学研究的三重境界——“历史有时是一门艺术,总是一项技艺,但从来不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倒序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我们常常会怀疑用历史研究的建立起我们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如何提出一套客观的标准,不带自己后见之明地理解古人的世界?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门”前时,我们想象中的历史研究者似乎总是戴着厚厚的眼睛,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贪婪地吸收凝练,浑身带着一股匠气。当我们面对一位成功的历史学家时,他却告诉我们,历史有时还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人们点燃灵感之火,在研究中不断创新。
启示之二在于如何摆正自己的研究题目,并将其放在合适的学术谱系中去。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五篇文章涉及历史的本质与历史研究的系统性局限,细数了近期史学研究的三种新趋势和杰出成就,是贝林对于整个美国史学界的一个“大而宽”的认识;第二部分的四篇文章是贝林自己最为熟悉的领域,亦即早期英帝国边缘的文化,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贝林对于历史研究中空间观念的引入,个人内在观念与世界的广泛联系等历史研究新理论的运用。贝林的上篇如数家珍,在下篇以身作则,为我们展现了历史学总是依据不完整的资料做出推断,进行大胆想象,形成叙事的完整过程。读完这本书,我只觉自己已然站在了一位巨人的肩膀上得见整个美国历史学研究之全貌,何其幸运!




4.《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美]塔拉·韦斯特弗著,任爱红译,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10月。(英文版:Educated: A Memoir, by Tara Westover, 2018.)






这本新人新书是我在乘飞机旅行途中读完的。如果按照中译本的书名来说,除去宗教意味,高空的阅读感受的确让人在掩卷时觉得“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按照英文本的书名来说,这本回忆录是关于一个年轻女人做出选择、接受教育、发现自我的故事,从故事中我或多或少读出了些许自己的影子,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塔拉。


说我们与塔拉很像,这多少有些夸张——毕竟我们无法想象拥有一个她那样的父亲,然而我们与塔拉的相似之处或许在于:和她一样,我们也要面对“大学”和“巴克峰”这两种不同甚至是冲突的生活。巴克峰生活的关键词是“父亲”,那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执行力,恪守教义,循规蹈矩,极度保守,不信任上帝以外的任何事物,无论是科学、公立教育还是联邦政府,却又偏偏要在每件事中寻求上帝的证据。在巴克峰生活中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七年,塔拉与大学生活格格不入,她开始比较、怀疑、挣扎、适应,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在两种生活中,教育不仅意味着一种学习或获得知识的能力,因为就像是塔拉父亲的教育方式所示,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有限的条件中进行自学,在父亲眼中,没上过学的理查德“是个天才,他比爱因斯坦聪明五倍。他能驳斥所有无神论。他要去把整个该死的体系推翻。”塔拉更是这样,凭借一个学期的努力,她便至少在学业上适应了大学的节奏,甚至拿到了数学课期末考试的满分。更重要的是,教育还意味着认识到“我之不我”,即认识并试图去接受自我从外到内的彻底改变——我永远也忘不了塔拉在书的正文最后描述的那个场景和那段话:当她照镜子时,她意识到父亲家中的那个“她”已离去,“在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5.The Privileged Poor: 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by Anthony Abraham Ja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塔拉在书中将自己形容为“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而借用安东尼·杰克更为科学化的分类,她应该是“双重贫困者”(Doubly Disadvantaged),家境贫寒,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学费而拼命打工、学习,在进入大学以前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更不要说初高中时代的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了。同样家境贫寒,杰克则有幸进入预科学校学习,提前了解了大学生活的若干“潜规则”,尽管他同样需要与食不果腹作斗争,但却更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园中的各种资源来提升自己。杰克这本书最吸引我之处不在于关注了贫富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是如何得政治正确,而恰恰在于他作为一个研究教育问题的年轻黑人学者,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之心现身说法,告诉我们除了肉眼可见的经济上的贫富差距,真实的大学生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重教育经验上的贫富关系,并且进入大学也不意味着大家站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我未来是谁,多半还是取决于我过去是谁。
对于教育者而言,杰克的书至少提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其一在于,教育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完整过程,我们今日看到的诸多不平等现象,除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自始至终的教育资源分配和获取的不均问题——每个来到大学校园的幸运儿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路径。为此,针对各个环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应该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提高。其二针对的是大学校园内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在面对校园内的不平等问题时,特别是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要盲目地根据学生的收入水平一刀切,以为给予了经济支持就万事大吉了,还应当考虑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无形的“校园规矩”的政策,让他们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更顺利地成就自我。



作者简介:孙竞超,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兴趣方向:美国宪法理论,美国两党制。

往期链接:
吴双 | 奶酪、蛆虫、东方学:思想史研究的“帝国”视野
年终献词|自由霸权的衰落与世界秩序的未来
哈维·曼斯菲尔德专访|美国保守主义的渊源、近况与未来

编辑:Luna L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